北京市第十六届运动会排球青少年竞技组的比赛日前结束了男子组别的全部争夺。这次比赛海淀区成为了大赢家,他们在男子甲乙组都获得了冠军,丙组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海淀青少年排球队中,大部分球员都来自北京101中学。
“因为我们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在体育成绩好的同时,学习也不能落下,两头抓的这么一种模式。”就像男子甲组海淀队的副攻、北京101中学的许琳焜所说的,他们不仅球要打好,学习也必须过硬,这是打球的必要条件。
说到北京101中学,在很多体育项目中都有着不错的基础,而排球可以说更加出色。这次市运会他们也终于在男子甲组比赛中战胜了老对手朝阳区,拿下了冠军。已经带队征战了6届市运会的教练、北京101中学的体育教师孙冬告诉记者,他们在培养中就对于打球的孩子有着严格的要求,“我们的队员现在是非常典范的,学习特别好、球技还挺高,这是我们的培养目标。从学校来说对培养就有要求,学校选学习、我们教练选球技,所以球队的孩子都是品学兼优、德才兼备,这样的孩子打球也能打出来。我们已经向北京青年队输送了十几名运动员,剩下的大部分队员都进入了高校。”
除了为北京青年队输送人才,队中的其他球员都会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并且在高校继续追求排球的梦想。孙冬说,他们正在把体教结合逐步推进到体教融合,“ 之前我们要体教结合,现在应该逐步走向体教融合。101中学这支排球队伍我们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训练,三个队伍所有的师兄师弟们也都特别团结,这是成功的关键。”
当然在培养模式中,101中学在严格落实政策的前提下,也吸引了更多“排二代、体二代”的加入,“球队的影响力和成绩,让很多体育圈的孩子,比如体二代和排二代,就循着这条路来到了我们这里。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来自于体育人和排球人的认可,把孩子送到这儿来。”
作为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中国女排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男排出色的表现,也吸引了很多孩子参与排球运动。不过要想成为一名专业的排球运动员,自身条件非常重要,孙冬说,一是要有天赋,二是家长要特别的支持,“从孩子自身条件来说,他要具备一定条件,首先要有身高,第二要有一定的身体素质,第三他的遗传很重要。还有就是家长的支持,为什么体育人的孩子能练出来,因为他理解体育,训练确实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目前,市运会女排的比赛也已经开始,以101中学为班底的海淀队同样具备取得好成绩的实力。希望北京的各个中学都可以提升排球水平,为北京男女排输送更多的人才。